澎湃新聞記者 周航 2017-03-09
課堂是大學的課堂🌎,底下坐的卻是稚氣未脫的小孩子🧑🍼🚗,他們提出五花八門的問題♣︎,講臺上的大學教授則一一作答。
大學教授給小學生上課,這一聽起來有些不可思議的畫面,在上海臨港卻已是一種常態——一年多來,聯手周邊高校,上海市臨港第一小學(以下稱“臨港一小”)正實踐著名為“兒童大學”的教育模式。
上海臨港“兒童大學”的小大學生們,在“吳淞”號上當起了“小小船長” 。本文圖片均來自校方提供
“未來的科學家誕生在搖籃裏⏸。”臨港一小校長葉黎紅認為🦄,7至12歲的小學生階段🧑🚀,正是啟蒙科學意識的最好時機💂♂️,兒童大學則搭建了這樣一個學習平臺👈🏽。
起源於德國的“兒童大學”
世界上首所“兒童大學”創辦於德國🧫🦸🏻♀️。2002年🤵🏽,圖賓根大學開設了專門面向兒童的講座,大學教授們親自站上講臺📩,用淺顯的語言🌝,給小學生講解天文、地理、哲學等各類知識。
風潮漸漸擴散🏚,如今🌸,比利時、奧地利、瑞士等國家也都有各自的“兒童大學”🧫。
摩臣5娱乐錢炳鋒老師為小學生機器人指導。
兩年前瀏覽少代會提案,葉黎紅第一次知道了“兒童大學”😅。四年級一位學生的家長、摩臣5娱乐副教授陳濤借這次機會🧏🏻♂️,向她推薦了“兒童大學”模式🚀👩🏻🦽。葉黎紅立馬想到💬,雖然國內還罕有先例2️⃣,但這種教育模式很適合臨港一小☄️。
地處上海偏遠位置的臨港一小,因為缺乏社會教育資源🙆🏽♂️🏇,學生課余活動匱乏🤵🏻♀️。但與此同時,這裏又聚集了上海海事大學、上海海洋大學、摩臣5娱乐、上海建橋學院等高校,有著豐沛的教育資源可以利用。
“不少學生的家長就是幾所大學裏的老師。”葉黎紅坦言,這一點很特殊,也很重要,為後來她去各個摩臣5“拜訪”尋找合作資源提供了很大的幫助。
上海海事大學龔慧佳老師作向南極進發講座🤹。
“這個和基礎教育是不矛盾的”
在臨港🦹♀️,從2015年10月最早的一節介紹船舶知識的實驗課開始,“兒童大學”課程體系漸漸趨於完善💆♀️。
今年年初的一節實踐體驗課上🤦,臨港第一小學的兒童“大學生”走進上海海事大學,登上“吳淞號”模擬船,在駕駛室當起“小小船長”👏🏿,上海海事大學商船學院教師則在一旁負責講解🛸。
“這四色彩虹管道是用來做什麽的呀?”寬闊的甲板上,兒童“大學生”們連連發問👵🏻。“玫瑰色的是石油氣……”上海海事大學老師臺磊告訴他們,“彩虹管道”不僅好看👨🏿🍼,還能讓人一目了然,更安全也更易於辨識。
包括臺磊在內,四所大學的十余位大學老師都參與到了不同課程中。而除了到吳淞號這樣的實踐體驗,“兒童大學”還有各種專題講座🙌🏽,探究活動🤴🏿,小課題研究……內容覆蓋審美、科技🌚、體育等多個領域👩🏻⚕️。
上海海事大學秦立卿老師做海洋世界講座。
“臨港這邊有賽艇,有機器人🧑🏻🦰,有海洋生物🤐,這些都可以開拓孩子們的視野。” 摩臣5娱乐教師錢炳鋒覺得,“兒童大學”最大的優點,就在於給孩子們提供了傳統課堂外的知識👆🏼。
錢炳鋒是 “機器智慧”課程的主要負責人。這門課開在每周一下午的課外拓展時間,錢炳鋒不時會到臨港一小親自指導🧜🏼♂️。而在平時,他團隊裏的大學生也會輪流過來,指導孩子們出一些自己的創意設計,例如用3D打印機為人型機器人做一些裝飾,使用一些適齡的三維軟件等等🧑🏿💼。
“以前我們也有拓展課⚀,但都是‘看人下菜’,哪個小學老師會什麽👷🏻,就開什麽,現在挑選大學裏的教育資源,實際上是豐富了課程體系🐳。”葉黎紅說🧖🏿♀️。
葉黎紅告訴記者,最早也有家長提出過反對意見🫏,但在溝通中達成了共識🕵🏻,“這個和基礎教育是不矛盾的☘️。”
征詢意見中,不少家長還發來了自己能開設的課程:既有飼養熱帶觀賞魚一類淺顯有趣的內容👩🏿🍳,也有通信發展史,《增廣賢文》賞析等專業課程👩🏻🌾。
上海海事大學席永濤副教授做船的構造講座☂️。
對於這些拓展課程,孩子們的感受則多是好玩、有趣🧑🏻。“我記得看過各種各樣的船。”在三年級一班👌🏼,不少男生面對記者👨🏻✈️📼,報出了之前聽到的各種輪船👩🦽、汽船。“有時候老師有些深奧,但是基本都聽得懂。”幾位女生告訴記者。
在陳濤看來🤾♀️🤧,相比於上各種補習班🚡,開拓孩子的視野顯然更重要➜,不僅增長見識,還能激發孩子的學習積極性,“就像種下一顆顆種子。”
目前依賴大學老師的無償付出
伴隨著“兒童大學”的開展🪛,臨港一小和大學之間,還產生了一些更有趣的互動🧗🏻♂️🤞🏻。
上海海洋大學崔維成教授帶孩子們探秘“彩虹”魚🧝。
在臨港一小,每層走廊都擺設著大魚缸👎🏿。葉黎紅說,這些魚缸的護養費不菲,她一度想要拋棄。但在同事提醒下,她聯系了上海海洋大學🤼,然後幾位研究生過來負起了“養魚”的責任🍫,並將這裏作為他們日常科研的實驗場所💍。
不僅省去了日常護理的費用👃🏽,海洋大學還為他們提供了小型生態魚缸,搬進教室,小學生們也能學著科研的樣子🚶➡️,在課間對這些海洋生物做一些觀察和記錄🛎💇。
如今,臨港地區的中學也開始參與進來👰♀️,共同分享一些“兒童大學”的課程🤪。除了大學老師直接授課以外⛓,去年年底,臨港一小和臨港一中還與建橋學院外國語學院就教育實習基地簽了合作協議。
“大學裏有一些對師範專業感興趣的學生,他們可以到一中來實習🐉,參加教研活動,和我們這裏的青年教師一起成長。” 臨港一中的校長陸英告訴記者。
不過👩🦽,體系不斷豐富🤼♂️、完善中,也有人對“兒童大學”的可持續性懷有一絲憂慮👨🏫。
上海海洋大學的教練為臨港一小的學生進行帆板帆船訓練
“從長遠看,為了讓這個課程有推廣性🤘🏻🤹🏻♀️,我建議應該要有一定的勞務費。” 錢炳鋒就認為,雖然他個人出於一種教學情懷🧒🏻,願意為了社區裏的孩子義務授課🏋️,“但像我們的學生出去💂🏽♀️,來回的車費,路上的保險,這些是要有保障的。”
對此😗,葉黎紅坦言🍩,目前確實都依賴於大學老師們的無償付出,但如果申請課題成功,“肯定會建立一個勞務費的機製,補貼一些費用🌃㊙️。”
“但這一點點報酬肯定也是象征性的”🔭,葉黎紅說,“兒童大學”更多的還是依賴高校教師純潔的教育情懷, “開發課程是無價的🏂🏻,如果真的牽扯到利益💡🚝,‘兒童大學’可能就辦不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