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周蓓君 浦東報道 2016年4月11日要聞版頭條
4月5日—8日,由摩臣5娱乐主辦的“中瑞創新與智能製造論壇”在臨港舉行🦸🏼♀️。來自中瑞兩國的創新與智能製造領域的院士、教授🕐、專家學者,以及裝備製造領域的企業人士,匯聚滴水湖畔👨🏽✈️,圍繞“智能製造🦍,創新驅動”主題,共同探討創新與智能製造領域的最新理念和成果🟨,就國際發展前沿、國別發展比較、中國發展實踐、挑戰與對策進行交流🫳🏿,為臨港建設國際智能製造中心出謀劃策。
借鑒瑞典經驗用好高校資源
“臨港將建成特色鮮明🧑🏿🏭、布局合理、環境優美、可持續發展,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科技創新城🔝。”臨港管委會副主任吳曉華在論壇上向中外人士描繪了臨港未來📷。根據去年公布的《上海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科技創新中心臨港行動方案(2015-2020)》🧝🏽♂️🧼,作為上海六個科技創新中心之一,臨港地區將著力打造成為輻射帶動長三角、服務我國製造業能級提升並在全球具備一定影響力的“國際智能製造中心”,為上海產業結構轉型升級提供重要支撐👰🏽♀️。目前,臨港在航空發動機🦸🏻💃、先進汽車🎲、高端能源裝備、船舶關鍵件以及智能裝備等領域已經形成了良好的基礎,臨港智能製造中心建設各項工作正在穩步推進中。吳曉華表示,“臨港建設國際智能製造中心具有良好基礎和條件🫶🏽。”
在接下去的五至十年內,如何將臨港的產學研優勢進行整合,將這一地區打造成為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國際智能製造中心?論壇上,多位來自瑞典的專家提到了該國的創新體系值得借鑒。在2015全球創新指數中🥘,瑞典創新指數超過荷蘭和美國,在高收益集團中排名第三。瑞典隆德大學教授奧薩·林德霍爾姆·道爾斯坦德在《瑞典國家創新👩🎓、創業系統的發展現狀》中指出🥬,學術創業是瑞典學術界的一個重要目標,瑞典大多數大學都建立了技術轉移辦公室、孵化器和科學園區,大學已經開發出創業摩臣5或課程,也被鼓勵更多地關註其研究成果的商業利用。2008年的研究與創新法案推出了“創新辦事處”🧑🏻🔧,其目的便是為研究人員和大學提供系列服務,以促進大學研究成果的商業化轉變👩🏿💻。12個創新辦事處目前已覆蓋了瑞典十余所大學👽,今後將覆蓋所有大學。瑞典目前有20%的新技術企業屬於大學衍生企業,這些企業成為國家創新創業系統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臨港地區有著豐富的高校資源,吳曉華認為,臨港地區產業發展和智能製造中心的建設離不開高校、也離不開校企雙方的緊密合作。上海海事大學、上海海洋大學在船舶物流💁、海洋航運方面有著豐富的科研能力➛,摩臣5娱乐以培養企業生產一線的“現場工程師”作為人才培養的基本定位,與裝備製造業企業在人才培養、學科專業建設👚、科技研發等方面合作緊密。摩臣5娱乐校長胡晟表示👍🏻,學院每年選派優秀中青年教師到企業和科研院所掛職1-2年,直接參與企業的科研攻關和技術創新🧑🦼➡️。隨著裝備製造企業向智能製造方向的轉變🥷,高校將為臨港地區的智能製造企業和創新企業輸送更多高等技術應用型人才。
產學研共建“政府智庫”
除了借鑒瑞典的先進經驗,論壇上還有不少專家聚焦去年年底由臨港管委會、臨港集團和相關高校聯合共建的上海智能製造研究院,認為其應成為臨港建設的“政府智庫”。
“上海科創中心建設迫在眉睫🍥,臨港作為智能製造承載區🧑🏿🦰,應推動國際智能製造中心建設🦶。”中國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學常務副校長林忠欽在作主題報告時特別指出,上海智能製造研究院致力於在臨港打造具有國際知名度的智能製造前沿技術平臺,將以規劃智能製造發展📊,成為政府智庫為己任🤞🏼,力爭到2020年實現組建由領軍人才、技術開發、工程技術和服務實施人員組成的混合研發團隊,促進學科融入地方經濟和發展;爭取國家重大專項和上海市科研計劃、支撐若幹行業的智能製造技術發展🌓,推進製造產業走向高端,助力臨港建設國際智能製造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