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臣5娱乐

摩臣5娱乐網站xml地圖

摩臣5公告

關於申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管理科學部2016年第2期應急管理項目申請的通知

發布者:系統管理員 發布時間:2016-04-05

各學院及相關部門:

     國家基金委近日發布了2016年第2期應急管理項目《促進創新發展的教育政策研究》申請指南,http://www.nsfc.gov.cn/publish/portal0/tab38/info52055.htm。具體申請事項通知如下:

一、背景及課題設立

 目前,我國已經製定和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2015年12月修訂)等七部有效的教育法律、國務院行政法規、教育部部門規章、地方教育法律和法規,初步形成了相對完善的教育政策體系,為培養創新人才和直接促進創新奠定了基礎。2016-2020年,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的關鍵時期,也是全面完成《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目標、實現教育現代化的關鍵時期。我國經濟發展新常態下,增長速度進入換擋期,結構調整進入陣痛期,前期刺激政策進入消化期,在“三期疊加”的歷史新階段,速度變化、結構優化、動力轉化的特點更加明顯,從要素驅動、投資驅動轉向創新驅動的需求更加迫切,教育的基礎性、先導性、全局性地位更加突出。《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中期評估報告(2015年12月)指出,未來五年,為全面實現《教育規劃綱要》的戰略目標和黨中央提出的教育改革發展任務,我國必須著力加快人力資源開發和學習型社會建設步伐,強化人力資源開發的比較優勢及其核心競爭力,為適應“新常態”、推動創新驅動發展提供發展動力與支撐條件。

  培育發展新動力,優化勞動力、技術、管理等要素配置,需要人才支撐、思想支撐。這與有關教育政策的調整和完善密不可分,包括學生評價方式、技術工人有效培訓、促進管理創新的高校智庫建設等改革創新。我國現有教育體系在開放性和滿足個性化學習需求方面存在嚴重不足,教育服務模式、組織模式以及製度保障等方面的問題尤為突出。提升人力資本水平的迫切要求正在倒逼教育領域進一步加快綜合改革,以構建靈活開放的終身教育體系。大腦受學習、訓練及各種經驗等因素的影響,其結構和功能可以動態修復或重組,體現出可塑性,而且不同腦區在不同時間的功能活性和可塑性也不一樣。在製定相關教育政策時,必須綜合考慮大腦的可塑性,加強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提升創新人才的培養水平。STEM(Science,Technology, Engineering,Mathematics)被認為是增強國家經濟競爭力的重要手段,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增強經濟發展新動力,其關鍵是廣泛、深入、高水平的STEM教育。因此,首先需要對若幹主要國家的STEM教育進行系統比較,將STEM教育理念轉變為教育實踐,為形成具有中國特色的STEM教育提供參考。STEM教育包含提出問題、猜想假設、設計實驗與製定計劃、收集證據並評價交流等要素。這些要素都指向一個共同的核心——證據,要深入研究基於證據的學習(EBL,EvidenceBasedLearning)理念、方法與技術等。在“工程教育再造”的影響下,為更好地服務國家發展戰略實施,滿足國際、國內對工程科技人才的需求,亟需開展高等工程教育國際比較研究,借鑒國際有益經驗,結合我國國情,為製定我國高等工程教育政策提供案例和理論支持。

  在社會經濟發展方式由要素驅動轉向創新驅動的新常態下,亟須不斷完善促進創新發展的教育政策,為建設創新型國家、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持續人才資源。為此,本項目圍繞促進創新發展過程中教育政策面臨的主要挑戰、國家對教育的突出需求、教育自身發展規律等關鍵問題,擬設立如下九個方面的研究課題。

  1.創新型國家建設的人才戰略及其教育對策研究(總課題)

  本研究將聚焦四個方面開展研究:(1)人才戰略目標體系研究。立足創新型國家指標體系中對人才的要求,分析世界主要創新型國家人才戰略的前提條件、屬性地位和歷史演變,對包括人才總量目標、結構目標、素質目標以及管理體製目標等多維目標體系進行梳理;(2)人才戰略構成內容研究。著重分析世界主要創新型國家人才戰略體系中的高等教育戰略、職業教育戰略、在職培訓戰略、技術人才開發戰略以及人才評價戰略等與人才培養密切相關的戰略內容;(3)人才戰略實施策略研究。分析比較世界主要創新型國家的人才培養現狀,著重分析人才培養的實施主體、實施路徑、組織方式、資源投入及戰略重點等情況;(4)人才戰略保障機製研究。著重分析世界主要創新型國家基礎研究發展戰略,特別是高校基礎研究的投入保障機製、以學生學習效果為導向的質量評估與保障機製、基礎教育與高等教育有效銜接的聯動發展機製和擴充人才培養資源的協同共享機製等。分析世界主要創新型國家教育領域的有關對策,提出適用於我國的若幹建議。

  2.促進學生創新能力提升的綜合素質評價研究(分課題一)

  綜合素質評價是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推動以創新能力提升為核心目標的教育改革的關鍵抓手。在我國目前新一輪的高考改革中,綜合素質評價結果將作為高考錄取的重要參考,以促進學生創新能力的提升和全面發展。然而,目前我國中小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的製度與有關政策措施不夠明確和完善,導致中小摩臣5開展綜合素質評價的積極性不高,而且存在評價隨意性大、評價方法不科學等問題,導致評價結果不能成為高考錄取的有效依據。本研究從理論和政策層面分析適合實踐操作的綜合素質評價方向、標準、程序和製度,並提出推動綜合素質評價實施的政策路徑。

  3.促進技術創新的新生代農民工職業教育體製研究(分課題二)

  我國農民工數量達2.74億人,是勞動力的重要主體和技術創新的關鍵力量,但其接受技能培訓的比例僅為1/3左右。我國技能勞動者占從業人員的比例不足20%,低於發達國家20個百分點,難以有效支撐從製造大國向製造強國的轉變。預計到2020年,我國中低技能人才缺口將達6000萬,大量無技能、低技能的農民工失業、流動就業、低質量就業,嚴重影響經濟轉型與創新發展。本研究要求基於大規模調查數據,系統分析影響農民工職業教育的體製障礙與資源約束,結合產業發展需求與區域功能定位,提出具有針對性的政策建議。

  4.促進政策創新的高校智庫建設體製研究(分課題三)

  智庫是政策創新和經濟社會創新發展的重要智力資源,高校是建設中國特色新型智庫的重要力量。本研究立足我國高校資源稟賦與功能定位,系統分析其建設中國特色新型智庫的資源、製度優勢與瓶頸,著重研究智庫建設的頂層設計與戰略布局、高校智庫成果的傳播渠道、科學的資助體製、匯聚不同領域智力資源的人事製度、引導高校智庫建設的評價辦法等問題,提出具有前瞻性、針對性、可操作的建議。

  5. 促進教育創新的終身教育政策研究(分課題四)

  在“互聯網+”的時代背景下,既有教育框架在知識生產、傳播與消費鏈條上還沒有實現較大突破,依靠技術支撐,單純通過內部優化完善傳統教育的發展模式已經難以滿足社會需求。本研究分析終身教育體系建設的目標與方向,探索互聯網技術引發的教育服務供給模式創新和終身教育發展機遇,構建基於“互聯網+”的終身教育發展戰略;剖析構建終身教育體系的教育組織方式、資源整合機製、技術標準框架,明確機製問題,構建以“互聯網+”為基礎的大規模個性化學習的終身教育體系;分析發達國家構建終身教育體系的製度體系,尤其是資格框架製度和教育質量保障製度,借鑒有益經驗,以終身教育理念引領教育創新,提出推動我國終身教育體系建設的政策建議。

  6. 創新能力發展的腦認知機製及教育政策研究(分課題五)

  本研究擬整合當前國內外有關創新能力發展的腦與認知特點的研究成果,著重分析與創新能力密切相關的認知成分、人格特點及其在不同年齡階段的差異,為確定教育目標和內容提供依據;基於具有全國代表性的實證科學數據,圍繞學生創新能力發展,從學術和非學術課程、各類活動、心理環境(摩臣5平台安全、支持性、公平性、自主性)等多個角度出發,全面分析當前我國摩臣5教育在不同地區、城鄉、師資水平、年級的特點以及存在的主要問題,系統揭示影響創新能力發展的摩臣5心理環境、課程和活動因素,為製定教育改革措施提供科學依據。

  7. 科學、技術、工程、數學(STEM)教育的國際比較研究(分課題六)

  本研究需要依據世界若幹主要國家的相關政策文件、文獻和報告等資料,分析STEM教育的國際態勢、發展趨勢,並根據NAEP、TIMSS、PISA的數據結果,從STEM教育的目標取向、實施現狀、課程整合、評價評估、教師培養、學業成就等多個維度開展國際比較,分析其個性特征與共同特點,探析社會參與機製、資源整合機製,從宏觀層面提出針對我國STEM教育的政策建議。同時,比較分析世界若幹主要國家STEM課程標準、職前教師培養政策等實踐經驗,提出課程的跨學科整合、STEM校本課程開發的政策建議。

  8. 基於證據的學習方法機理與國際比較研究(分課題七)

  本研究擬采用實證編碼方法,分析STEM教育典型案例,在此基礎上探索STEM教育的EBL方法,解析其機理,研究STEM學習中的證據類型、證據采集方法、證據分析方法。研究EBL促進STEM素養、創新能力的作用機理,比較若幹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EBL的實施現狀、發展趨勢,提出在創客教育、STEM教育中實施EBL的政策建議。

  9. 高等工程教育的國際比較與我國發展藍圖研究(分課題八)

  本研究要求運用相關統計數據和資料,全面分析世界高等工程教育在規模、質量、教育認證、工程師職業資格認證等方面的發展現狀。比較若幹發達國家、發展中國家以及中國在高等工程教育方面的差距、特征、發展重點和應有的特色,結合國家相關政策,描繪中國高等工程教育發展的藍圖,並提出發展對策。

  特別註意:應急管理項目定位於政策研究,強調應用管理理論和科學方法,運用有效的數據支撐,加強與實際管理部門的結合,在長期學術研究成果積累的基礎上,針對項目指南提出的研究專題,快速提出科學、可靠的研究結論和可行的政策建議。因此,申請書的撰寫必須突出政策研究的特色,在相關背景和文獻回顧的基礎上,明確研究問題。在提出政策建議、產生政策影響、解決實際問題等方面提出明確目標,同時說明支撐政策研究的邏輯思路、理論方法和數據來源。應急管理項目中期檢查和結題驗收也將以政策報告作為評價的重點,最終形成的研究報告應圍繞所形成的政策報告進行撰寫,具體內容應包括:提出的政策報告或建議,支撐政策結論和建議的理論、方法、數據、邏輯等。

  特別要求:1.申請者一般應有紮實的相關數據和實際背景資料基礎;2.申請者必須在相關科學問題研究方面,具備承擔過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課題、或承擔過政府有關部門委托相關課題的紮實前期研究基礎。請在申請書中明示以上相關信息。

  二、申請程序和時間安排

  申請者註意事項:

  1.申請者可以根據自身的研究工作基礎和資源條件,針對本期應急管理項目主題《促進創新發展的教育政策研究》以及上述提出的研究專題,選擇獨到的視角和方向,設計研究目標和研究內容;在研究內容中應著重說明本課題與其它相關課題之間的相互關系,加強各課題之間的合作。

  2.鼓勵並優先資助團隊整體申請應急管理項目。即要求申請者將本應急管理項目作為一個整體來申請:確定項目總負責人及分課題負責人以及分工情況(務必同時附上“承諾書”);分別提交項目總體申請書和各分課題申請書。對不能組織團隊整體申請,但在本期《申請指南》中某一課題確有研究優勢的單份申請也有可能獲得資助,該申請獲準立項後申請者將歸入整個項目團隊。

  3.管理科學部將采取項目總負責人承擔本項目研究形式,由總負責人組織團隊進行研究。並由總負責人參加答辯,總負責人不按時參加答辯,則視為自動放棄申請。經答辯,管理科學部計劃擇優資助一個團隊(評審專家評議後可能會擇優組合團隊),下設8個分課題,每個分課題平均資助直接經費16萬元,總課題資助直接經費24萬元。

  4. 本期應急管理項目鼓勵研究者與實際管理部門工作人員聯合申請開展研究,所有參與人員必須加蓋所在單位公章。

  5. 研究期限定為10-12個月(2016年6月—2017年5月),項目啟動6個月後進行中期檢查與階段成果的交流。

  請擬申請項目的專家到基金委網站在線填寫2016年度申請書,申請代碼填寫G03,並在“資助類別”填寫“應急管理項目”,附註說明填寫“科學部綜合管理項目”;正文部分按照面上項目申請書撰寫提綱撰寫。

課題申請書的電子版務必在2016年5月9日—2016年5月11日期間由課題申請人通過ISIS系統上傳,同時發送至應急管理項目專用電子信箱:yjyj@mail.nsfc.gov.cn(請在主題欄註明依托單位名稱和申請人姓名);紙質版(二份)應在2016年5月12日9時前報送科研處。 

 

                                                                         科研處

                                                                        2015.4.5

  附件:承諾書

承諾書.doc (27 KB)
2016-04-05 15:44